【中国江西网】改革攻坚展宏图

更新时间:2025-10-10

  数说

  ●《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决定》,涵盖60条改革任务、350项重要改革举措。

  ●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6719.6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7.2%。


   赣州市章贡区于2022年启动了水西组团开发建设,依托赣江、章江形成滨江发展带,构建“城市合伙+文商旅融合+生态治理+产业导入”的开发模式,全面激活片区发展动能。图为航拍正在建设中的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福清摄

  赣江奔流不息,咏唱的是不懈奋斗;井冈巍峨叠翠,积淀的是厚重时光。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强调要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提供根本遵循。

  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浸润着赣鄱大地每一寸热土;如战鼓催征,激荡起红土地儿女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两年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于改革攻坚中破局开路,在开放提升中拥抱世界,交出了一份改革发展的亮眼答卷。

  谋划推出350项改革举措,强力推进开发区管理、数字政府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扎实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

  新征程——改革定向稳舵行

  新时代新征程,靠什么来汇聚起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新春第一会,发展风向标。今年2月6日,我省聚焦改革这一主题,召开省委深改委(扩大)会议。“江西未来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大力弘扬改革精神,坚定不移走好‘改革路’、打好‘改革牌’。”会议鲜明传递将改革进行到底,以改革解难题、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江西历来就是一片孕育着深厚改革基因的土地。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发展动能,把优势变成胜势,成为新时代赋予赣鄱儿女的必答题。

  省委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和总目标、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对标党中央精神,顺应人民期盼。2024年12月,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紧紧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12个方面,部署了60条改革任务、制定了350项重要改革举措,推动江西改革发展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省委制定《决定》分工方案,明确各项改革任务的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和时限要求。省委书记尹弘亲自谋划、推进重大改革,领衔推进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改革,推动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开发区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绿色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2024年,22项省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全部结项,做到干一件、成一件,有效发挥改革“头雁”效应。2025年18项领衔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注重方式方法,以改革创新打开工作局面。景德镇市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安义县推进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试点改革、赣江新区探索金融支持数字化转型改革……在省委示范推动下,全省各地各部门立足工作实际,瞄准突出问题,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支持和鼓励基层探索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破立并举的改革部署次第展开,紧锣密鼓的务实举措层层推进。全省上下改革方向明、氛围浓,改革整体效能驶入持续提升的快车道。

 新成效——动能澎湃势如虹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6719.6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7.2%……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

  江西经济运行何以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如立柱架梁,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走进江铜贵溪冶炼厂,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汇集了十多个生产车间、上百道冶炼工序的实时数据。经过数字化改造,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综合能耗下降10%。

  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映照着产业发展动能澎湃。我省大力实施“1269”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出台工业稳增长、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等改革举措。1万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组建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我省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占赛道,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革如破局开路,激活创新“核”引擎——

  在江西师范大学,陈芬儿院士团队正在有序开展培南类药物全连续流微纳不对称工业合成专项的阶段性实验。作为我省2024年度启动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目前已和我省医药企业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这一成果正是我省立足改革、释放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我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实施省级重大专项“2030先锋工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批“江西造”“江西研”重大创新成果接连亮相,成为江西重点领域不断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改革如垒土成台,厚植国企发展优势——

  江盐集团成功上市,省农发集团、省数字集团等一批省属企业相继组建,填补了多个领域省属龙头企业空白。

  面对国企改革这个时代命题,我省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细化分解95项改革任务、225项落实举措,推动我省国有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布局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持续赋能,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国企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发展生机和活力。

  改革动能澎湃气势如虹。农业农村改革扩面提速,生态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成果丰硕,人才发展活力显著释放,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全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新境界——开放致远天地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意义重大。

  今年3月,首趟南昌至秘鲁钱凯港的铁海联运外贸班列成功开行,江西汽车零配件、机械设备等产品运往南美市场的时间缩短约12天。

  繁忙的跨境运输,是江西扩大开放的生动注脚。如今,江西已建成南昌国际陆港、赣州国际陆港等一批内陆“出海口”,全省铁、公、水、空出省出境立体开放大通道基本形成,有效支撑我省高水平扩大开放。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707.5亿元,其中生产型企业进出口占比由上年的65.5%提升至78.7%,居全国前列、中部地区第1位。

  3月30日至4月3日,我省在深圳、香港、澳门等地举办2025年江西-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周。活动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近200家企业参加,12个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江西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推介会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3个,签约总金额450.46亿元。

  高质量招商引资成效是检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标尺。我省出台招商引资“20条”,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科技招商等模式,推进招商引资体系重塑。2024年,全省实际进资突破1.1万亿元,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我省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赣服通”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惠企通”平台累计为22万户企业兑现惠企政策342.9亿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企业安静期”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措施。华勤千亿产业基地、晶科“智慧大工厂”等一批百亿元级项目加快建设。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起点,江西更加需要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西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链接地址:https://www.jxcn.cn/system/2025/10/10/021001188.shtm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