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网】江西师范大学“薪火相传·日永月新”实践队:巾帼英风垂史册,将军铁骨铸丰碑

更新时间:2025-09-03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薪火相传·日永月新”爱国主义实践队于7月6日踏上了前往江西省永新县贺子珍纪念馆的社会实践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史料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

  永新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贺子珍纪念馆更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纪念馆以丰富的展品和多样的展示手段,生动地展现了贺子珍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实践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依次参观了“革命家庭”“投身革命”“井冈烽火”等十个主题展区。

  在“革命家庭”展区,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翔实的文字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贺子珍同志出生在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家庭,她的父亲贺焕文是一位开明绅士,支持子女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贺子珍从小就培养了勇敢、坚毅的性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队员们不禁感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走进“投身革命”展区,映入眼帘的是贺子珍同志年轻时的画像和她投身革命活动的相关实物。1926年,年仅16岁的贺子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她和姐妹们一起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妇女运动,为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队员们看着这些展品,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热血沸腾、充满激情的年轻姑娘,为了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

  “井冈烽火”展区则通过场景复原、蜡像、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生动再现了贺子珍同志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英勇事迹。她跟随革命队伍上井冈山,成了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女共产党员。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她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困难。她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传递情报、护送伤员,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看到贺子珍同志在井冈山艰苦生活的复原场景时,队员们无不为她的坚韧和勇敢所感动。

  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队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贺子珍同志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在一个多媒体展示厅里,播放着贺子珍同志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她在长征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甚至在一次敌机轰炸中为了掩护战友,身负重伤,但她始终没有放弃革命信念,坚持跟随部队走完了长征。队员们被她的这种精神深深震撼,纷纷表示要向贺子珍同志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在参观完贺子珍纪念馆的各个主题展区后,实践队成员们又来到了永新籍将军陈列室。这里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展示了永新县众多将军的英勇事迹。队员们在陈列室里驻足良久,仔细观看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介绍,为将军们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震撼。他们了解到,这些将军们大多出身贫寒,但他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毅然投身革命。在战争年代,他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在和平年代,他们又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精神是永新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骄傲。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薪火相传·日永月新”爱国主义实践队的成员们收获颇丰。贺子珍同志以顽强之躯诠释革命信念,永新将军们用钢铁意志铸就胜利丰碑,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气吞山河的革命画卷。队员们表示,将把这次在贺子珍纪念馆和永新籍将军陈列室的所学所感,转化为激励自己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他们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图/文“薪火相传·日永月新”爱国主义实践队作者:胡欣怡,贺烨,李欣欣,康丽丽,庞梦玲,陈小雨,石盼盼,宋欣玥学校: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链接地址: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25/09/03/020973597.shtm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