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11日,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组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抚州市宜黄县圳口乡及周边村镇,以“青春赋能宜黄土,实干共绘振兴图”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长陈芬儿院士亲临宜黄县看望慰问队员,走进直播现场与师生一道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入田间地头与队员围坐交流并寄予殷切期望,强调要“深入基层做乡村振兴的解题者、服务人民做基层群众的贴心者、传承精神做师大基因的践行者、双向赋能做校地合作推动者”,为实践活动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圣鸿也赴实践点看望慰问队员,了解活动进展,鼓励师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队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聚焦育人实效、基层需求、专业特色,推动活动走深走实。
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并行。队员们走进东陂镇黄柏岭红色展馆,通过“警钟长鸣”红色教育重温“东陂大捷”历史,在红军战地医院旧址感悟军民鱼水情;探访棠阴古镇明清建筑群,领略宜黄戏、夏布制作等非遗文化魅力,实地调研古镇保护与活化现状。在郊源村农耕馆,队员们操作谷风车体验农事,在航天科技馆和东陂镇实地了解英雄航天员邓清明的奋斗事迹,深刻体会“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精神传承。

教育帮扶与科技启蒙并重。教学组在圳口学校开设“云帆课堂”,通过“气球火箭”“传声筒”等趣味实验讲解物理原理,以“跳房子算概率”等生活化场景普及数学知识,累计覆盖学生80余人次。同时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爱国主义宣讲,将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乡村孩子播撒科学与理想的种子。

产业赋能与生态保护齐抓。队员深入横源村黄精加工厂,体验“九蒸九晒”非遗工艺,调研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走进圳口乡电商直播基地,学习直播技巧,助力竹荪菇、羊肚菌等农产品销售,单场直播最高在线人数突破800人,用数字技术拓宽乡村特产销路。此外,“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沿河道清理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幸福河湖”,践行生态振兴理念。

此次实践让队员实现从“纸上谈兵”到“知行合一”的蜕变,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意。正如校长陈芬儿院士对全体实践队员的勉励,“课堂所学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能让知识在泥土中‘生根发芽’”。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将持续带领青年学子深植乡土根系,在服务乡村振兴中锤炼过硬本领,用青春力量镌刻新时代的“奋斗印记”。
链接地址:http://www.jxbwnews.com/system/2025/07/15/0209314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