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城市建设学院红筑薪火社会实践队16名青年学子走进抚州市南丰县洽湾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专业为笔、以热情为墨,通过普法宣传、古镇测绘、农技推广和美育课堂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普法宣传润民心
7月11日下午,实践队走进洽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单、案例讲解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重点围绕土地权益、继承纠纷等农村常见问题答疑解惑。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余人次,以生动的形式让法律知识走进乡村、贴近生活。
测绘古镇续文脉
7月12日,实践队深入洽湾船形古镇开展专业测绘。队员们运用全站仪、罗盘仪等设备,对具有标志性的“洪福灯楼”重点区域展开精准测绘。通过多学科视角的系统分析,实践队以精密测绘数据破译砖木间的文化密码,让沉睡的古老建筑重新讲述千年舟楫往来的沧桑故事,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化寻踪探新机
7月12日下午,实践队深入洽湾古镇,探寻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活化利用路径。在胡氏宗祠,这座既是祭祖圣地又是节庆活动中心的宗祠,展现了宗族文化对乡村治理的深远影响。步入清代培澜书院,这座曾培养数十位举人的书院,如今转型为村民阅览室,延续着文化传播的使命。从洪福灯楼到胡氏宗祠,从培澜书院到寻常巷陌,实践队触摸的不仅是建筑肌理,更是一部活态传承的文化史诗,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注脚。
科技赋能助农兴
7月13日,实践队深入智慧农业大棚进行实地探访。队员们通过亲身体验人工授粉、果实采摘等环节,实地了解滴灌系统、智能环控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应用,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与精细管理在现代农业中的协同效应。实践队将系统总结调研成果,深入思考如何让科技创新更精准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各环节,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贡献青年智慧。
美育育苗启童心
实践队精心设计系列趣味课程,将艺术启蒙、音乐律动与团队协作融入教学。扇面彩绘间,童真想象在宣纸上自由绽放;《稻香》韵律中,杯子舞奏响童年的快乐节拍;创意折纸与光影交织,构筑孩子们的艺术梦境;意大利面高塔挑战,搭建起协作与智慧的成长阶梯;飞盘跃动间,青春活力在绿茵场上飞扬。美育实践以多元形式播撒艺术种子,不仅为乡村孩童打开了感知美、创造美的窗口,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供稿:城市建设学院 方可心
编辑:李雅茹
一审一校:钟雪艳
二审二校:曹琪
三审三校: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