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农业创新则是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关键引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将专业学识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践力量,7月5日至11日,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青春赋能宜黄土,实干共绘振兴图”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宜黄县圳口乡,在田野间探寻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之路,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党建引领,黄精产业书写“守正创新”篇章
乡村振兴,党建领航是核心动力。实践队首站来到圳口乡横源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实地调研当地黄精产业发展。横源村坐拥丰富的野生黄精资源,却曾因分散经营、销路狭窄陷入“资源富、收益薄”的困境。近年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黄精加工厂,创新“企业+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既坚守“九蒸九晒”的古法工艺,又融入现代包装与销售理念,让这一被誉为“仙人余粮”的传统药材焕发新生。
实践队员走进黄精生产车间
走进加工厂,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两位老师傅正娴熟地进行黄精切片,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传承的智慧。实践队员在老师傅指导下参与切片实践,深切体会到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去年加工厂销售额达27万余元,带动20多户村民增收”,村书记杨智华的介绍,彰显了党建引领下产业发展的实效。面对劳动力短缺、物流成本高的难题,实践队员提出“电商直播+数据分析”的销售优化方案,助力老手艺对接新市场。
实践队员体验黄精深加工切割
生态优先,农旅融合绘就“两山实践”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圳口乡郊源村得到生动诠释。实践队来到“温淘淘的乐山居”农旅项目现场,只见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民宿,山间果园成为采摘乐园,村民种植的李子、茶叶等农产品通过“圳口市集”直达游客餐桌,一幅“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图景徐徐展开。
实践队员深入果园协助采摘李子
在生态果园里,实践队员们参与李子采摘,亲手感受山泉水浇灌的果实带来的清甜。村干部汤小玲介绍,郊源村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依托优质自然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生态水果产业,不仅让青山更绿,更让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队员们结合专业所长,对果园游客流量、消费偏好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优化采摘体验、拓展销售渠道提供了科学建议,用数字智慧助力“生态美”向“经济美”转化。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始终牢记校长陈芬儿院士“将课堂所学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的嘱托,在黄精加工厂的工艺传承中感悟文化自信,在果园的生态实践中践行绿色理念。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校地合作,组建“数字助农”长效团队,让青年智慧持续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