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化先报道:7月6日至9日,江西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人工智能素养普及课带到了余干县瑞洪镇前山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往智能世界的大门。作为学院七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在融合专业知识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更贴合时代特点的课程体系,为孩子们插上了科学的翅膀。
人工智能素养普及课分为集中理论讲解和实操训练两个部分,通过三门特色课程层层递进,引导孩子们走进 AI 世界。在第一课“AI总动员——走进智能世界的大门”课程中,队员们以动画短片切入,用“机器人如何看世界”“AI怎样识别事物”等趣味问题引发思考。在“AI魔术师——藏在生活里的智能魔法”课程中,队员们以动画短片引入,通过“智能音箱怎么听懂指令”“导航软件如何找到路线”等趣味问题,树立起小朋友们“善用AI、驾驭技术”的意识。“AI小创客——少动手玩转智能逻辑”课程则以Scratch编程工具成为连接想象与现实的桥梁,让小朋友们在动手过程中深化对智能逻辑的理解。
通过几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分组协作,运用可拖拽模块积木设计出“接苹果”“小猫跑酷”“打地鼠”等小游戏,在调试、修改的过程中不断理解“顺序”“循环”“条件判断”等编程逻辑。孩子们争相展示成果,眼中闪烁着对人工智能世界的憧憬。
在互动环节,队员们带着小朋友们利用AI绘图工具,围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创意设计;借助AI图像生成技术,帮助小朋友们与未来的自己对话,鼓励他们做人生的“追梦人”;利用AI工具,围绕“家乡的智能未来”展开创意构想,生动展现了AI在乡村生活中的应用潜力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队员们还将人工智能与心理团辅、漆扇手工制作、劳动教育等相结合,达到传承传统文化、培育综合素质、厚植人文素养与普及现代数字科技并举的效果。实践队员们用专业知识和耐心指导,不仅帮助孩子们“编织”了对未来的想象,更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江西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人工智能素养普及课,以科技知识赋能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助力数字中国建设。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对乡村儿童科学梦想的点亮,让他们有机会触摸智能时代的脉搏,为未来的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图片均由吴璟傲、方涛提供)
链接地址:https://tt.jxnews.com.cn/news/2754929?app=jxttn&uid=3038676&jxt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