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鸡鸭进入产蛋旺季,有些人家一天能捡10个蛋;村口菜园里的芹菜、大蒜、生菜经过春雨的滋润,恣意成长。而江西宜春樟树市店下镇枫林村驻村工作队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李书记,这是50个鸡蛋,你数数。”
“小张老师,芹菜我称好了,直接放到车子后备箱里了。”
……
枫林村的驻村工作队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每逢周五,是他们回南昌的日子。一大早,附近村上的村民们便到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来“送货”,张家的鸡蛋、李家的青菜、刘家的鸭蛋、黄家的粉丝……驻村工作队的小轿车后备箱很快便被塞得满满当当。而这些农副产品都是驻村工作队前期向村民订购的,待到下午队员们回城,这些山里的正宗土货将成为南昌市民餐桌上的一道道佳肴。
驻村工作队何以“带货”忙?事情还得从头说起。2023年7月,根据上级安排,江西师范大学派出第二任工作队到枫林村驻村帮扶。到村后,在走访脱贫户及其他困难群众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发现村民几乎家家都有土鸡蛋、土鸭蛋、粉丝、茶油等农副产品,但由于产量小,加上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随着驻村时间的拉长,学校的同事、亲朋好友经常会嘱托驻村工作队帮忙购买村里的土货。
“咱们学校有3000多名教职工,消费潜力巨大,我们何不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帮村民带货,增加收入呢?”驻村工作队一合计,便开启了带货之旅。很快,驻村工作队建立枫林村土特产订购微信群,教职工可随时上报需求数量,驻村工作队则负责统计、向村民采购。“带货最多的是鸡蛋、鸭蛋,遇到节假日,我们还会扩大带货范围,开展新鲜牛肉、猪肉、羊肉等肉类产品订购接龙。”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兴平笑呵呵地说。
周一,驻村工作队会带回一张张钞票和一份份微信转账记录。1个鸡蛋1.5元,10个鸡蛋就是15元,20个30元……拿到钱后,村民的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以前家里吃不完的蛋大都是送人,有时放久了,还会坏掉。自从驻村工作队来了,鸡蛋、鸭蛋变成了‘金蛋蛋’,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有了一笔不错的收入,大伙都念叨你们的好。”接过驻村工作队送来的鸡蛋钱,75岁的金根英老人总是忍不住连声道谢。
2023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的后备箱共计帮村民销售鸡鸭蛋约19000个、鸡鸭300余只、牛4头、猪8头,蔬果、茶油、茶叶等1000多公斤,给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15万元。如今,小小的后备箱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密码箱”。
驻村工作队走访村民
不过,驻村工作队所做的远不止于此。除了后备箱带货,在驻村工作队的用心帮扶下,枫林村投资309万元建起了菌菇种植基地,为富硒大米、原浆酒注册了品牌,开发了富硒米粉新品种,销售富硒大米、米粉近15万公斤,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投入481万元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铺设柏油路5.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85盏,新建村民饮水设施1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利用学校师资力量,与店下镇妇联、团委联手,每年暑期开办公益假日课堂,服务枫林村和店下镇其他村的留守儿童、困境学生2000多人次。如今,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在该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