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2022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我校喜获27项奖励,其中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15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研究生教育类教学成果奖7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二,其中基础教育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本科与研究生层次获奖数量均居全省第二。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四维选择•三重引导•五退反驱:“学习赋权型”本科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的设立,旨在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我省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此次共表彰350项成果,其中,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80项,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100项,高等教育类本科教学成果奖120项,研究生教育类教学成果奖50项,系我省首次开展的由省人民政府表彰的教学成果奖励项目。
我校在此次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取得的突出成绩,既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我校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的教师团队不断努力的结果。学校将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教学成果奖的应用推广,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实现“美好大学”“一流大学”“模范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附件
我校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获奖名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完成人 | 奖项 | 获奖单位 | 获奖层次 |
1 | 向深而行:数学教学优化路径探索与实践 | 虞秀云,洪复龙,杨南昌,章明,汪师林 | 一等奖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基础教育 |
2 | 基于场域的乡村教师“教研训评”整合研修培训模式探索 | 刘赣洪、项国雄、胡三华、黄友华、麦伟生 | 一等奖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基础教育 |
3 | 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省域中小学语文学科名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 詹艾斌、赖大仁、陈海丹、邹花香、周兴泰、黄鹤 | 二等奖 | 文学院 | 基础教育 |
4 | 三动并举·四特一体:一所乡镇高中低谷突围的别样课改实践 | 钟彩顺、黎志朝、秦小龙、高洪奇、陈竹华、林运军 | 二等奖 | 外国语学院 | 基础教育 |
5 | 乡村教师“术道并举、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意忠、余闻婧、何小忠、杨祖德 | 二等奖 | 教育研究院 | 基础教育 |
6 | 四维选择•三重引导•五退反驱:“学习赋权型”本科教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 梅国平、钟业喜、刘小强、汪洋、张朝光、谭菊华、杨蕾、钟志贤、孙锦明、王钠、毛明斌、金绍梅、胡海青、黄友华、程婷 | 特等奖 | 教务处 | 本科层次 |
7 | “学思践悟”:新时代地理科学人才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模式 | 钟业喜、罗津、胡启武、方朝阳、吕建星、刘影、舒晓波、丁明军、黄高翔、徐骏峰、张敬伟 | 一等奖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本科层次 |
8 | “一核二端三融四通”: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吉宏、杨鑫、侯烜方、李晓园、刘善庆、赵卫宏、刘荣春、刘静、徐莉、叶修群、詹强南 | 一等奖 | 商学院 | 本科层次 |
9 | 三重创新驱动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拔尖学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 詹艾斌、赖大仁、陈海艳、张勇生、陈志华、易明艺、杨志平、左剑峰 | 一等奖 | 文学院 | 本科层次 |
10 | 德文美并举、立化育共生的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卢伟敏、熊小玉、詹艾斌、韩桥生、邓伟民、徐晟、吴春燕、许小敏、吴奇、袁蓉、宗华、李盼、江颖婧、黎文嘉、孙丽娅 | 一等奖 | 音乐学院 | 本科层次 |
11 | 五个“三位一体”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颜三忠、刘为勇、王满生、刘延林、洪萍、周琴、李建斌、曾绍东、林欢欢 | 一等奖 | 政法学院 | 本科层次 |
12 | 会计拔尖创新人才“三特三融四保”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黄小勇、陈菁、李诗琪、刘斌斌、朱清贞 | 一等奖 | 财政金融学院 | 本科层次 |
13 | 三驱动五突破:数字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黄慧、邱晴、黄仕佼、匡慧姝、丁松、季凯文 | 二等奖 | 国际教育学院 | 本科层次 |
14 | “五位一体,融合育人”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罗津、廖富强、胡碧松、舒晓波、俎晓芳、徐焰华、钟业喜、徐骏峰 | 二等奖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本科层次 |
15 | 多方协同·项目驱动·专创融合: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吴艳丽、韩吉安、黄金发、况宇翔、陈向鸿、高志标、詹强南、杨平、刘俊杰、刘明哲、汤舒俊、刘爱华、温静 | 二等奖 | 美术学院 | 本科层次 |
16 | 基于“科研助力,教科相长”的化学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王涛、钟声亮、余义开、陈军民、汤建萍 | 二等奖 | 化学化工学院 | 本科层次 |
1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联三导三评”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 王员、邓美英、邓文平、骆江玲、王钰鑫、饶芬、肖华平、严文波、袁初明 | 二等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本科层次 |
18 | 基于OBE理念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 项国雄、刘赣洪、陈莉、黄友华、钟业喜、何小忠、周其国、裘指挥、胡小燕、罗照盛、刘碧珍、郑盼盼、江海英 | 二等奖 | 公费师范生院 | 本科层次 |
19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经管专业“一核三融”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付剑茹、汪洋、颜晓燕、周宗根、李世财、欧阳慧、罗忠莲、王从容、彭巧巧、杨晶 | 二等奖 | 财政金融学院 | 本科层次 |
20 | 基于“导研创实践教学法”的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与育人探索 | 万剑敏、汤舒俊、刘爱华、石嘉、高新宇 | 二等奖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本科层次 |
21 | 理工科研究生“三阶四跨七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涂宗财、沙小梅、邵艳红、张露、王明文、王辉、胡利云、李金林、袁涛、刘俊、张红霞 | 一等奖 | 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22 | 基于“产教融合、研育协同”提升LTPP能力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 陈义旺、曾承辉、谈利承、廖勋凡、陈水亮 | 一等奖 | 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23 | 专题化、团队化、场域化: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周利生、王江伟、王员、蒋贤斌、张宏卿、吴怀友、王钰鑫、曹开华 | 一等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24 | 一核·两翼·三向度:“双创型” 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黄加文、侯烜方、王碧英、祝振兵、陈武、杨鑫、詹强南、汤美丽、王晓玲、范丽群 | 一等奖 | 商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25 | 需求导向的“三联动四融通”艺术设计专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韩吉安、夏学兵、谢九生、陈向鸿、吴艳丽、饶乐、程国亮、杜海明、李扬、汪笑楠、刘瑾、刘爱华 | 一等奖 | 美术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26 | 奋发有为矢志一流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 | 汤舒俊、祝黄河、周利生、王员、严文波、王江伟 | 二等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27 | “四维结构+四维模式”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裘指挥、宋晓云、张丽 | 二等奖 | 教育学院 | 研究生层次 |
供稿:教务处 研究生院 教师教育处
编辑: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