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更新时间:2022-06-06

2022年6月5日,中国地理学会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入选成果,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联合研究成果“国产地理建模与模拟软件平台”入选。

“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反映了我国地理科学领域前沿和最新发展,鼓励地理学者开展创新研究,引领中国地理学家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评选成果要求具有创新性、先进性、重大学术价值、应用前景或良好的社会效益。经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和所属各分支机构推荐,以及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专家组评审,并经过中国地理学会十二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批准,确定“国产地理建模与模拟软件平台”等十项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地理模型是探索地理环境变化机理、预剧未来变化趋势、制订可持续发展措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地理建模与模拟巳经成为研究地理现象、反演地理过程、探索地理规律的重要方法。然而,地理模型的专业性强、异构性明显、资源分散等特征,导致现有地理建模与模拟系统大多仅能支持特定机构或特征群体的封闭式研究,无法推动从部门研究向系统综合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更重要的是,纵观当前主流应用的地理建模与模拟系统,绝大多数来自欧美研究团队,我国从事自主系统研发的团队为数不多,不仅限制了我国在国际建模与模拟领域的话语权,更影响了“以自主之心识环境之本”决心的建立。

针对此,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教授、陈旻教授团队与江西师范大学林珲教授团队开展了国产地理建模与模拟系统的研究工作,按照“规范化表达-服务化共享-分布式模拟”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具有中国自主品牌与特色的网络空间地理建模与模拟平台(OpenGMS)。

1

构建了地理模型与模拟资源分类与描述体系,支撑了异构模型与模拟资源的规范化表达。

2

提出了地理模型特征抽象与模型服务化共享方法,实现了地理模型与模拟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复用。

3

发展了基于多模拟资源的分布式地理建模与模拟技木,实现了基于网络空间的地理建模与模拟分析。

目前,该软件平台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国际著名社会与生态建模网络CoMSES Net将其列入十大可信任资原库之一(中国唯一入选);成为国际开放式建模联盟(OMF)创始合作伙伴,主导模型国际标准制定;得到国际地表动态建模系统联盟(CSDMS)、开放式建模接口协会(OpenMI)主页推荐;领衔CSDMS、OpenMI、OMF、ESMF、HydroShare等十多个国际著名建模组织在Earth Science Reviews发表旗舰文章。

以打造“致力自主、服务世界”的国产品牌为理念,团队做了如下工作:

(1)联合中国地理学会等多个协会,发出“发展国产化模型、构建自主模型生态圈”的倡议,推动国家级模型服务生态系统的建设;

(2)致力于推动国产地理模型的发展,成功举办了首届国产地理模型培训班,OpenGMS平台支撑了来自10多个国家384所高校及机构的1200余位师生在线应用,进而 为国产模型的国际化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3)基于OpenGMS构建了地 理计算引擎,支撑了国家地球系统 科学数据中心等我国自主数据中心建设;

(4) 设计了OpenGMS、CSDMS、OpenMI 国际三大模型组织间的模型互操作 协 议,服务于国际模型生态 社区建设;

(5)截至2021年底,OpenGMS模型条目总数达4709条,其中国内模型超过2810条,涵盖大气、交通、水文、林业等多个学科、行业及社会部门。近一年的模型访问量达38.1万次。

该平台成果得到新华日报、 科技日报等媒体报道,于2021年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平台有效推动了我国地理信息科学模式创新,并成为全球三大地理信息模型平台之一。

此次联合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升了江西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链接地址: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凤凰网江西_凤凰网 (ifeng.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