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走进南昌市阳光学校。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一双双迷惘的双眼,了解到这些12至16周岁的孩子们,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或失亲家庭,因为“家庭管不住、学校管不了”而被送入阳光学校。双方学校秉持“培育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的宗旨,在南昌市阳光学校建立了“江西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从此,一批批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大学生们成为了南昌市阳光学校青少年的知心朋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旗帜,从2009年飘扬至今。
一群专业的人做一件专业的事
“小刘老师,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也可以叫‘问题儿童’,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被父母或者民警送到这里,你们年轻老师不要太相信他们。”阳光学校的教师对初到岗的社会实践队队员刘金嘱咐道。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实践队员刘金跟随团队来到南昌市阳光学校,开始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一开始,刚听到学校老师这一番话的刘金,心情是惶恐且忐忑的。初相识时的见面会,孩子们也会时不时地在台下冒出脏话和哄笑。
“第一次站上讲台,我的心情是战战兢兢的,我害怕他们不配合我,害怕他们讨厌我,害怕会当众下不来台。但是我告诉自己,我们在此之前积累了大量专业知识并经过了学院精心组织的岗前培训,这些都是我今天站在讲台上的底气。”刘金在与队友交流时说道。
渐渐地,刘金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交流也多了起来。孩子们把心底里平时不愿与人分享的秘密都倾诉给实践队的哥哥姐姐们。他们误入歧途背后的原因常常令实践队员们感慨和心疼,有的是因为家庭里爱的缺失,有的是因为环境的不良影响,有的是因为一次错误后的自暴自弃……这些所谓“特殊的孩子”并不特殊,他们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渴望成长、教育与关注。
一堂堂心理课程,一次次团体辅导、一对一心理咨询、一场场素拓活动,实践队员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在思索与锻
炼中收获成长,把火热实践作为最好的“第二课堂”。
他们把阳光带到了这里
在校园里,有这样一本日记,牵动着实践队员们的心绪。
每一位在阳光学校学习的孩子都有一本自己的“阳光日记”,里面记录着每天的所思所想。一天的课程结束时,实践队员们会收集孩子们的阳光日记仔细阅读,再邀请有困惑的孩子进入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辅导。
“其实阳光学校的孩子们都是既敏感又聪明的,很擅长捕捉我们细微的情绪。”刚刚结束实践工作的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队长李月白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有一次课上,一位老师因为学生暂时没有理解他的授课内容而有些不知所措。课后孩子们在日记里写满了对这位老师的鼓励,有的孩子还在本子上给这位老师画上可爱的手绘表情,让我们感动又暖心。”
2020年暑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再次启程走进学校。实践队员们将疫情防控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以疫情知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开展了防疫与急救知识培训会、歌手大赛、感恩教育讲座等一系列形式活泼、内涵深刻的活动,为学生们的在校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孩子们每天写的“阳光日记”诉说着他们的心路变化。夜晚,秉灯捧读孩子们的日记,社会实践队员们是满足的,孩子们喜欢为他们安排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老师,听感恩教育讲座时,我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原来,感恩要勇于表达并付出行动……”
“老师,没想到今天的歌手大赛我能拿奖,这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么多掌声和鼓励!”
“老师,你们离开了还会回来吗,我们舍不得你,是你们把阳光带到了这里。”
不善言辞的孩子们在笔记本上写满了想对实践队员们说的话,在队员们看来,孩子们的信任和成长就是对他们辛勤付出最大的鼓励。
当被问起此次社会实践行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时,李月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大概是在离开前的联欢晚会上,我们心理老师在台上表演合唱歌曲《太阳》,当唱到高潮时刻‘你看着我眼睛,你记着我声音,无畏风雨,别忘记还有我站在这里,我只想做你的太阳……’时,全校学生都跟着我们一同合唱,那一刻,老师和学生的眼睛里都闪着泪花。”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十一年如一日的陪伴,在孩子们成长的轨迹上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一首《太阳》唱出了心理老师们共同的心声:用生命陪伴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为一名名孩子、一个个家庭带去希望与阳光。
再启程,奔赴下一个“十年之约”
十一年来,两所学校相互协作,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教学活动,不断研究、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与新体系,通过编写学生跟踪评估手册,整理阳光日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方式,着力提升育人成效。实践队员们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用他们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和帮助阳光学子拨散内心阴霾,找寻正确的人生方向。
至今,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已帮助3000余名学子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回归学校、家庭和社会,同时也为南昌市社会和谐稳定与平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自南昌市阳光学校大规模招生以来,南昌市砸车窗盗窃财务案件下降了89%。有的学生毕业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有的学生考上了双一流大学,有的学生成为了厨师。对离校学生家长进行回访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学生升学率达到62.3%,入伍率为0.7%,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率为14.1%,直接就业率为16.7%,心理学院助力阳光学子成功教育转化率高达95%以上。
在令人骄傲的数据背后,少不了一届又一届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实践队员们的坚守与付出。过往十年的时间该如何定义?每一位参与实践的老师和同学纷纷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在过去的时间里,无论是从象牙塔的一次次出发,还是与学生的一次次交心谈话,抑或是学校课堂上一阵又
一阵的朗朗书声,都是团队成员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继续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南昌市阳光学校加强合作,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育人水平,与阳光学校共同携手开启“以心守爱,以理育人”的新篇章。
据悉:南昌市阳光学校是江西省第一所民办公助模式的,既能矫正不良行为、又具有初中学历和技能培训的教育学校,该校常年面向南昌市接收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学生,对其进行教育矫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