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广播】高考前一天,考生如何调整心态?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更新时间:2020-07-07

明天,2020年普通高考就要拉开帷幕。高考前一天,考生、家长该如何自我调整,用最好的心态走进考场?来听听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王青华的建议。

王青华老师说,高考前一天,考生、家长因为紧张、兴奋等心理状态影响睡眠,这是正常现象。考生可以通过适当锻炼、泡热水澡、听舒缓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保证相对充足的睡眠。

“这里的充足的睡眠并不是要大家一定要8小时或者说7小时的睡眠,因为面对高考,我们产生兴奋,导致睡眠的时间比往常有所缩短,是正常的,也是被允许的。不要在这个时候苛求,一定要达到像往常一样的睡眠时间。只要能够让我们足以保持充足的精神就可以了。”

王青华认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高三同学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网络教学,学习节奏被一定程度打乱。考生不要过于焦虑,而应当专注眼前,以平常心应对。

“疫情的发生其实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我们都是在同一种情况下,面对同一场考试。过度的执着于这种节奏的被打乱以及疫情的发生,对我们来说没有实际的帮助。在考试之前,我们只需要做好考试的准备就可以。至于以后的高考的成绩,或者说以后择校等重大的问题,都不应该在此时此刻作为我们考虑的内容。”

王青华老师建议,考试前一天,考生一定要提前到考点、考场及周边熟悉环境,有助于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快进入状态。

“可以让我们尽快适应崭新的环境,产生对环境的一种控制感,有助于增进我们的信心,缓解我们的焦虑,从而集中精力到考试本身上去。”

祝愿考生考试顺利,
取得理想的成绩!

还有一份
2020年高考防疫家长关键提示10条
请收好


一是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家长考前及高考期间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向考生所在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身体不适时,尽量减少与考生直接接触。

二是准备考试物品。帮助孩子准备好口罩、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和消毒用品。提醒孩子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携带准考证、身份证以及相关考试用品、防护物品。

三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家庭成员不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加强手卫生。

四是掌握基本防疫知识。了解新冠疫情期间高考防疫各项措施,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悉高考防疫要求和防控措施,熟悉掌握应急应对流程和个人防护要点。

五是注意送考安全。自觉维护考点周边秩序,遵守各考点送考区的相关制度,不进入考点警戒范围,嘱咐孩子按考点指示图或工作人员指引进入考场。将孩子送至考点顺利进校后,自行离去,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交谈,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等。

六是休息场所的选择。在考试间隔期间,有条件的考生应回家休息。如需订酒店,尽量采用预约方式,缩短到店时间,提前了解酒店要求,准备好每个人的身份证、健康码等。到店后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群聚集。进入房间,对公用设备、设施如卫生间和门把手等表面可做清洁消毒,并建议自带个人用品。

七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食物应烧熟煮透。家庭制备食物注意关键环节卫生,保证食材新鲜,加工和存放时注意生熟分开。外购即食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在外就餐时,注意做好防护,减少就餐时间,使用公勺公筷。

八是合理搭配膳食。考试期间坚持规律饮食,家长给孩子多准备清淡、易消化食物,三餐膳食要营养均衡,早餐忌过饱,午餐要荤素搭配,晚餐以清淡为主,不宜喝浓茶和咖啡。

九是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考前要按照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调整孩子作息,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方式来稍作放松,高考期间不可运动过量。

十是引导考生心态调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温馨、放松的家庭氛围。可以跟孩子多谈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积极、正向鼓励孩子乐观面对、从容应对高考。


(记者 王莹)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pLQgWbfMLThnz4eek8vQg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