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 重温红色岁月 弘扬革命精神江西师范大学“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更新时间:2015-07-25

    中国江西网讯 曹琪报道:“踏着伟人足迹,体验峥嵘岁月,弘扬红军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为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13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城建学院“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赣州兴国、瑞金两地展开一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革命旧址,重走红军道路

  七天的时间里,实践队员积极响应江西省委开展的“万人重走红军路”活动,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时间,一同在兴国参观了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将军园、革命烈士纪念馆、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和红军总医院院部旧址等遗址。在展馆展览的历史图片和烈士遗物面前,每个实践队的成员都切身感受到了革命英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对革命战士为追寻革命胜利做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这为实践队成员增添了共产主义信心与社会责任感。

  随后,实践队队员又一起来到了“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参观了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市政行政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人民委员部历史陈列馆、列宁小学、红井等旧址。在列宁小学旧址,队员们走进教室,学习革命历史以及革命歌曲,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在毛泽东旧居,队员们围坐在一起,讲述革命故事,学习伟人精神。

  “今天,我们重走这条路,其本身有着超越历史的现实意义。我们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队长袁波说道。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充分体会到了当年红军艰苦的生活环境,才能明白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这些革命先烈们不怕艰难,无私奉献换来的。我们应该去努力学习工作,以热血和忠诚报效党和祖国。

探访抗战老兵,缅怀革命先烈

  今年是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七十年前,战火纷飞,老兵们把青春的热血抛洒在抗战的最前线,用身躯筑成维护祖国和平与安宁的城墙;七十年后,社会发展,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沐浴在和平幸福的环境中,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前辈的恩情。江西师范大学“寻访红色足迹”实践队专程到兴国探访抗战老兵,缅怀革命先烈。

  钟发镇老人是兴国县为数不多还健在的老红军。他曾在长征中担任红五军团宣传员;长征后,他参加西路军,担任红九军的译电员,在千钧一发之时,仍坚守岗位。他翻译了关于“西安事变”的电报。实践队在县团委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钟发镇老人的家中,认真倾听老兵给我们讲述他当年当红军翻雪山、跨草地的艰难故事,感悟那个年代红军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除此之外,实践队还走进兴国县光荣院,致敬曾经战斗在前线的老兵,为光荣院里的老兵们打扫卫生,并与老兵们亲切地交流谈心。战争动荡年代,老兵们一直没有好的环境读书。为了弥补老兵们未圆大学梦的遗憾,实践队员特地为老兵佩戴上“江西师范大学”的校徽,老兵们深情地抚摸着胸前的校徽,连连点头称赞,告诫实践队员应该努力读书,报效祖国。在场的实践队员们紧紧握着老兵的手,说道:“敬爱的老兵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你们的梦想由我们来圆,你们的事业由我们来接班!”

  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实践队员也在其中收益颇丰。通过探访老兵,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共产主义革命精神,由此增强了责任意识,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

 多种实践方式,考察苏区建设

  (一)寻访红色记忆,调查红色文化

  江西省是共和国革命胜利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了进一步探寻红色旅游在当下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红色旅游在当前发展的状况及困境,挖掘红色旅游的社会价值,探索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江西师范大学“寻访红色足迹”实践队特地提前准备了问卷,并将调查问卷耐心地发放给前来参观的游客们。

  兴国也是著名的“山歌之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山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兴国山歌以山歌的形式来赞美苏维埃建设,成为扩红支前的战斗号角,因此坊间还有着“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流传。2006年,兴国山歌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队员还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走访,兴国县潋江书院的讲解员钟寿秀为实践队讲述了兴国山歌的发展,并亲自教实践队队员学唱兴国山歌。

  在走访当地居民的同时,实践队还专程走访了兴国县旅游局和文化馆。兴国县旅游局向实践队队员们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了红色旅游发展的不足之处。兴国县前文化馆副馆长潘毓祥也与实践队队员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他的全面介绍下,实践队员全面了解了关于兴国山歌文化、风水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习俗,并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走进农户生活,调研发展状况

  为了解“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状况,用镜头记录农户们增产增收的喜悦,实践队队员走访了长冈乡塘石镇,它是兴国县著名的“革命村”、“英烈村”、“将军村”和“苏区模范村”。实践队队员们选取了两家典型农户进行调查——种植大户谢波和养殖大户徐海平,对当地的农村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实践队队员还就其发展态势、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与当地的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烟叶种植和养殖业的现状。在采访结束后,实践队队员参观了养殖厂,对养殖厂的生产规模,生态农业的运作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除了进行调研,实践队员们还帮助农民在田间劳作,更深入了解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并与当地的留守儿童做游戏、辅导作业和畅谈梦想。

  通过走访企业,与典型农户的交流,实践队队员开阔了眼界,切身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系列与农户接近的活动,激发了实践队队员的学习热情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动力。此行也为实践队队员走上社会、奉献社会做好心理准备。至此,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城建学院“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圆满完成了实践任务。为期七日的系列实践活动,全方位锻炼了实践队员们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志向。

链接:http://www.jxcn.cn/system/2015/07/24/014075031.shtm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