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之窗】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用镜头记录温情时刻

更新时间:2015-07-23

    对于乡村,可能你看得到的是落后、是守旧、是自然,但若与血浓于水的依偎相较,这些何足道哉。情系苏区,筑梦仲夏。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对坊乡,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为周边村落的一些家庭拍摄并打印全家福。意在深入考察当地民情,定格亲情相守一刻。他们当中不乏普通门户、留守家庭,可正因陪伴的仅有,清贫的日子也能过得和美幸福。服务队为他们定格这温情时刻。照片并不能留永恒,但却能制造回忆。

    热情简朴,是阿姨最大的特征。她的出现让家人和责任两个字眼有了更深刻的寓意。她家并不富裕,简陋朴素,唯一显眼的大概就是在角落里显得突兀的一台红色冰箱。服务队队员谈及时,才得知,这是阿姨昨天刚买的冰箱。问起时,她只是说想让她的丈夫每天在外劳作之后,能喝上一瓶冰水。一份简简单单的来自妻子的最质朴的爱,让一个年收入只有一万的家庭买了一台“价值不菲”的冰箱。她的丈夫为了年弱的老母亲和俩个智障的弟弟一直在外拼搏,一天60元的收入对于他来讲都是极好的。

    54岁。对于大多数城市里的家庭,54岁,他们在小区里抱着孙子,在公园里健身跳广场舞,他们开始注重养身,享受生活。现实是,我们从未了解到的那么一群人,他们老了,却依旧在为生计担忧,所以只能在凌晨的三四点拖起不再强壮的身体赶往市场开始谋生。可当他们老了再也走不动的时候,经济来源断了生活又该如何继续?女儿远嫁,儿子在外,生了病也得熬着,这里的医疗设施太弱,大医院远得遥不可及。

    不久前的洪水让村子遭了殃,稻子淹了,鱼塘毁了,政府没有补贴。阿姨讲起这些的时候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她并未抱怨抑或声讨自己的损失,只是有些玩笑地说着一整个鱼塘的鱼只剩下三条。生活的艰难并没有让这个善良淳朴的妇人变得尖酸刻薄,反而教她变得从容乐观,这就是生活。因为她要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一个完整的家,一份简单的生活。

    她叫小兰(化名),认识她是一个偶然。舞蹈课上孩子们在音乐中舞动着青春的节拍,人群的边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了服务队队员的眼光。当时,她只是安静地坐在围栏旁,空洞的眼神凝视着音乐传来的方向。一名队员走到她的身边,问她“小妹妹,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跳舞呢?”她害羞地用小手遮住脸,摇了摇头。为了鼓励这个怯懦的孩子,队员们以聊天的形式开导她,在之后的相处中,队员们对她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

    她来自一个六口之家,父母、爷爷奶奶、还有她和她年幼的弟弟。听来美满幸福。但事实上,她平日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她说:“爸爸妈妈带着弟弟去县城了”。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为了支撑家庭外出打工的父母,年迈的爷爷为了维持生计每天下田务农,本是六口之家剩下孤独的两人。从小缺乏与同龄孩子的交流,她变得内向不善于表达。她说:“妈妈不喜欢我,但我是爸爸妈妈养大的”。可见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她幼小的心里抹上了一抹灰色。但她仍满怀希望,不失信心。父母虽没有良好的教育方式,但她小小年纪,能够去理解、去体谅,实属不易。幸福的家庭并不雷同,因为没有绝对的幸福,只有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

    烈日当头的田间地头,金黄的水稻中,他红色的帽子格外显眼。汗水浸湿眼眶后,他提袖擦汗,挥动镰刀,继续埋头收割。他,年仅13岁,初中二年级。弱小的身体扛起生活的不易。不远处,爷爷正戴着草帽喷药。队员们表明身份与来意后,爷爷放下手中的工具,主动与队员们交谈。队员们得知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外出务工,剩爷孙两人留在村中,姐姐已婚嫁,正值农忙,回来帮忙。提及孙子,爷爷说道,“我孩子脑子灵光,人也勤快,孝顺得很,成绩老是第一,肯定能考上清华,我能看到就好了。”老爷爷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已活过大半辈子的老人,最是引以为傲的,便是他生命的延续。平凡人家的细微之情依旧令人动容。

    优渥的生活分离得出苦楚,清贫的日子孕育得来幸福。队员们以此种深入农户、服务百姓的方式挖掘乡村家庭不易中的不离、简陋中的欣喜,记录下乡间人家温情点滴,弘扬了优良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大众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念。只望千千万万的乡村家庭能够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父母不缺席孩子的成长,子女不空离双亲的晚年。这并不是一种应怀有的希冀或是被赋予的权利,而是每个人内心应铭刻、行动需践行的自觉行为。陪伴,永远是一个人能够给予至亲至爱的人最深情的温柔。只要有亲情在的地方,纵使寒窑破柩,仍可温暖如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史晓南)

链接:http://www.gx211.com/news/2015722/n1475284027.html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