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曹琪报道:7月11日至16日,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鱼山中学等地开展。7月13日上午,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聂剑、副校长姚弋霞、景德镇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汪剑平以及昌江区委宣传部、昌江区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和江西师范大学相关学院老师来到实践点,指导实践活动并看望慰问服务队的同学们。
自主创业继传统
7月12日上午,服务队在鱼山中学副校长赵子晶的带领下,前往景德镇大学生创业基地雕塑瓷厂开展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调研。
据悉,瓷厂内的明清园是大学生创业的基地。经调研了解到,这里的摊位主要由景德镇陶瓷工厂提供,共有300多个,百分之九十都由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租用。每个摊位每天需付给陶瓷工厂50元摊位费。创业大学生绝大多数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销售的陶瓷制品大部分都是自己创作的。顾客则主要是外地游客,因其产品丰富、价格实惠,而产品纯为手工,样式精美,所以生意较好。当地的劳动就业局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创业的在校或毕业3年内的学生以人为单位,一个摊位每天发放20元的补贴。调研过程中,部分队员也亲手体验了制作陶瓷工艺品的快乐。
文体齐乐共建和谐
为教会孩子们如何防御紧急突发性火灾,化学化工学院的队员对来校上课的中小学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的讲解与现场演练。
队员们对如何灭火做了详细解说,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碰到火灾情况应当保持镇静,切断电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择机逃生。为了进一步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队员们进行了现场演练。聂副书记来到消防演练现场,观看了孩子们怎样使用灭火器,然后告诉队员们一定要确保安全,然后在队员的辅助下,亲自体验了灭火的过程。
儿童安全问题历来是寒暑假的一大问题,把好这一关是老师与家长共同的责任。宣讲团队向大部分镇上的孩子讲解了交通安全、防火措施、用电常识等安全教育知识,同时对于部分年龄较小的孩子,宣传团队选择向其父母科普了夏季防疫防暑的相关知识。孩子们及其家长都对此次宣讲会的举办感到由衷的高兴和绝对的支持。
课程教学展新意
(一)奇思妙想玩魔方
趣味魔方课上,学生们都对手中的魔方很好奇,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小小的魔方上。队员们则利用生动形象的的讲课方式让孩子们充分理解魔方的转法。经过队员们的详细讲解,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拼好一层,有的学生甚至学会了将魔方完整复原。
其中一位队员还为学生们展示了速拧魔方,在50秒内拼好魔方,并把拼好的魔方送给聂副书记和姚副校长留作纪念。聂副书记对数信学院利用本身学院特色进行授课提出表扬,希望该学院能把数信特色传承下来,并将其带出校园,带入生活。
(二)化学里的小世界
化学化工学院的同学主讲了专业的化学知识,并现场做了镁条燃烧实验。看着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的镁条,孩子们惊呼神奇。此次活动使学生们了解到钠为什么要存放在煤油中,铝条为什么燃烧时悬而未滴等神奇现象。课间老师与学生互动,进行了齐唱《国歌》和《我的中国心》等爱国红歌,受到亲临鱼山中学的老师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三)汉字发展的来龙去脉
有着两千五百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中国,文字历史脉络源远流长,在岁月的长河中遗留着珍贵的明珠。为了使宝贵的汉字文化得以传承,文学院队员于鱼山中学开展了一门关于汉字演变的讲解课程。
上午9点,本次活动正式开始。队员向同学们梳理了一下汉字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然后,她针对中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有条件地选取了“出”“衣”“鹿”等汉字,从甲骨文字及含义方面,并结合图片事例进行对比讲解,生动形象的讲解深深吸引着同学们。在讲解的过程中,殷佳琪采取了提问与询问的方式来和同学们进行互动,同学们争相举手然后作答,场面十分活跃。
江西师范大学“瓷都罄响”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的主题,通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艺术下乡等活动,将五院联合的特色活动带到景德镇,带到百姓家,带入群众中,进一步将大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