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德师风 优化教学质量 全力转入内涵建设

更新时间:2010-12-28

   12月28日,我校在瑶湖校区召开2010年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全力转入内涵建设。
   校领导傅修延、何小平、聂剑、徐耀耀、赵明、张艳国、黄加文、周晓朗,校长助理熊大冶、汤赛南,总会计师童颖华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何小平主持会议。
   当天上午9点,学校在实验剧场召开第一次大会。副校长张艳国在会上作教学工作暨师德师风建设年度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总结了一年来我校教学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分析了目前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教学工作。他说,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教务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紧扣学校的主题主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教学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部署2011年的工作时,张艳国说,学校将以本次教学工作会议为起始点,全力转入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就是要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教学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
   会上,化学化工学院代表盛寿日介绍了该院师德师风建设经验。文学院代表戴训超介绍了该院质量工程建设经验。
   经验介绍结束后,校领导和与会代表们分成7组,就“怎样全力转入内涵建设”、“如何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等进行了小组讨论。
   下午3:10,在听取各小组召集人就分组讨论情况汇报后,学校召开第二次大会。傅修延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傅修延指出,这次教学工作会议是校庆活动结束后,学校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会议,是在"十一五"收尾、"十二五"开局过渡时期,在即将迎来第六次党代会的特殊时期召开的会议,是标志着学校工作全面转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他指出,这次教学工作会尽管只开了一天,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非常圆满,收效非常明显,内容非常丰富,安排非常紧凑,达到预期目的:一是明确了方向,统一了思想;二是振奋了精神,坚定了信心;三是开阔了思路,凝聚了共识。
   在谈到今后学校的教学工作时,傅修延提出四点具体意见:
   第一,以教学工作会议为标志,全力转入内涵建设。随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国家出台政策化解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债务,增加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拨经费,我们看到中国的教育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春天,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再则,"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结构将面临大调整,大学的位次将面临大洗牌,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决胜时期,将从根本上决定学校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全体师大人负责,我们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决战决胜,抢占战略时机。特别是在"十一五"的收关之年,我们迎来了建校七十周年庆典,并且通过校庆,我们对这所有年头的大学、有灵魂的大学、有影响的大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从我们的传统、从我们的历史进程中,从我们的奋斗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唤醒了全校上下的集体意识,逐渐找到了作为师大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了再创师大辉煌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全校上下通过校庆活动,广大师生员工在价值观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共识。所以,以校庆为节点,以教学工作为标志,我们的工作将全力转入内涵建设。
  第二,教学是内涵建设的基础,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工作是基石,一个大学如果离开了教学就不称其为大学。有了教学,其他的工作才具有了产生、存在的依据。我们的教学工作在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家质量工程立项上有了突破,有的方面我们甚至填补了省内的空白,教学整体运行比较平稳。现在全国上下对教学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的核心。在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由精英转入大众化的阶段,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教育工作为重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质量我们就没有前途,没有质量学校就没有未来。
  第三,学校发展的背水一战能否取得胜利,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一大批师德高尚,心胸开阔,具有开拓创新思维的教师。今年是"师德师风"建设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师德师风建设。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基石,那么师德师风是身为教师的基石,没有这块基石,作为教师就立不住,同学就不会尊重你。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个教师节召开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他首先提到的就是师德,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也即是教育当中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还是师德教育。大学之大还不是校园之大、大楼之大,广场之大,还是学问之大、学术之大,还是教师的心胸之大、想象力的广阔、创新思维天地的广阔。所以专家们提出,建高校要建设与自己定位相符合的师资队伍,要有一大批能够留得住、用得上,能教书、肯教书、会教书、热爱学校、热爱本职的教师,这才是当务之急。学校应该要有一批以育人为使命、甘于奉献的教师。有了这样一大批人,我们就能够在这些人当中产生优秀的教学带头人物,成为青年教师、成为广大同学真心敬佩的人生榜样。但优秀的教师不会凭空产生,全校上下要形成尊师、敬师、爱师的风气和氛围。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来用师、养师、护师、爱师、育师,细心呵护优秀教师、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
  第四,要尽最大可能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转入内涵建设、优化教学质量方面,关键就是做实事,尽最大可能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我们广大教师工作分忧解难。在教学服务方面,我们要全心全意,满腔热情,特别是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后勤同志要加大服务教学的力度。另外,我们的管理机制也要向教学倾斜,要更好地服务教学。再则还要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还有,我们一系列的制度也要从转入内涵建设这个思路上来进行调整、进行完善,比如学分制、导师制、教研室管理制度、青年教师进修制度等等。
  何小平在主持讲话中强调,全校各单位要从学校工作大局出发,认真学习体会傅修延书记的讲话精神及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认真制定好本单位改革规划以及具体实施的办法,并根据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以及讨论当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做好各项改革、配套以及服务工作。何小平还就学校近期主要工作进行了布置。
  会上,副校长聂剑宣读了《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副校长徐耀耀宣读了“十佳百优”教学质量奖获得者公示名单、教学质量工程奖获得名单和师德师风“十大标兵”公示名单。(文/王龙洋 图/董江洪)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