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活动纪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国家战略一周年<BR>瑶湖会讲在我校开讲 

更新时间:2010-12-13

  今年12月12日,正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一周年。近期,我校策划、举办系列活动,纪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国家战略一周年。瑶湖会讲第一讲系该系列活动之一。
  12月10日晚,瑶湖会讲第一讲在瑶湖校区知行楼一楼水晶厅开讲。傅修延、邱振中、罗艺峰三位文化艺术专家,围绕"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热烈而睿智地展开会讲,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的思想盛宴。会讲由叶青主持。
  傅修延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叙事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文学评论》编委。其主持的三项江西省社科研究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发展江西文化经济研究"、"生态文明与鄱阳湖地域文化建设"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成果为江西省委、省政府采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者。
  邱振中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其为近三十年书法创作和理论成果双丰收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草书创作与理论研究,被认为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成果,是"书法传统最重要的阐释者"。
  罗艺峰为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会副会长,第一位深入马来西亚热带雨林进行音乐人类学调查的中国学者。其研究广泛涉及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众多领域。
  叶青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美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此次"会讲"的主题是"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这一主题既是为了呼应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一周年,也是从学术建设的层面展示自身的意义。三位专家从"为什么要提出'赣鄱文化'的概念";"现代化的困惑与生态艺术的可能";"传统赣鄱艺术的生态特色";"从生态视角对赣鄱艺术的新发现";"当代赣鄱艺术应有怎样的走向和追求"五个层面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
  会讲结束后,三位专家还与现场观众作了精彩互动。
  "会讲"涉及了十分开阔的领域和丰富的话题,持续三小时。经过三位专家精彩的讨论,现场观众对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赣鄱艺术"有了新的思考,更有了心灵的触动。
  "会讲"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讨方式。中国的私学传统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延袭"会讲"的传统。学术同仁们聚在一间大的房子,谁的学问好,大家就来向他学习,这就是"会讲"。到宋代这种形式成为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形式,最为著名的是岳麓书院朱熹和张轼的"朱张会讲"。他们两个人和学生们讨论,他们的会讲不单纯是老师讲,而是讨论。通过讨论、辩论,来不断提高。南宋讲学的风潮兴盛,开创了中国思想解放的新中代,理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儒家形成。

(文/王龙洋 图/董江洪)

附《江西日报》12月12日专版报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