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博导罗艺峰教授来校讲学

更新时间:2010-12-11

  12月11日上午及晚上,中国音乐美学副会长、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艺峰教授先后以《漫谈中国古代的琴禅》及《在“听”中领悟世界——谈中国人“听”的哲学》为题,分别为文学院和音乐学院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在文学院,伴着悠扬的古琴乐,罗教授开始了讲座。他首先从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入手,讲到古人把“琴”放在首位,表明听觉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引入讲座主题——中国古代的琴禅。所谓琴禅,就是用古琴的音乐表示佛教禅的思想和意境,也是以琴修心的一种方法。进而从中国古代琴禅的兴起(包括中国的艺僧传统和古代的琴僧和琴禅两方面)、琴禅是琴道与禅道的合一、琴道取音的倾向与禅可通、近代的琴禅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讲述。罗教授指出,琴的音乐神圣高雅,坦荡超逸,古人用它抒发感情,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儒释道都崇尚古琴,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有极崇高的文化地位。并由琴禅推及处世,讲到人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澄明,进而追求豁达超脱的境界。最后,罗教授语重心长地送给同学们十六字寄语:艺文双运、内外兼修、琴禅齐悟、明心见性。
   在音乐学院,罗教授的讲座涉及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古典文学等众多个学科领域,把音乐学院师生们理性地引领进一个听觉艺术的大观园,透视出中国人在“听”的艺术上巨大的玄机。同时,讲座也透射出罗教授在中国音乐思想史和音乐美学研究方面深厚的积淀和功力。罗教授敏锐的洞悉、睿智的审问、缜密的思辨、儒雅的谈吐给音乐学院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师生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罗艺峰教授长期从事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和中国音乐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高校间横向科研课题多项,为中国学者进入婆罗洲热带雨林进行音乐人类学考察的第一人。(文/文学院 音乐学院 图/董江洪)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