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纪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批复一周年系列活动论之一——“赣鄱情,翰墨缘”艺术论坛在我校瑶湖校区美术馆第三报告厅举行。受邀主讲的两位嘉宾分别是著名文化学者、滕王阁研究专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传承人宗九奇先生和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研究专家、黄庭坚第35世孙黄君先生。
此次讲座形式别具一格。宗九奇先生以韵味古雅的“楚调唐音”吟唱王勃《滕王阁诗》开场,立刻引起听众热烈的掌声。接着,两位学者分别以滕王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黄庭坚的书法艺术为主题,以互动穿插,不停轮替的新颖方式展开演讲。而主持人与主讲人饶有趣味的对话也自然无痕地融入其中。
68岁高龄的宗九奇先生,以其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国学修养,讲述了滕王阁的历史兴衰,滕王阁与赣鄱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与之相关的 “楚调唐音”、 中国古建筑、八卦五行、风水等文化知识。黄君先生则积其二十余年黄庭坚研究的真知灼见,就黄庭坚的生平、黄庭坚的文学、思想、书法成就和历史地位及其高洁的道德人格阐述了他的独立见解。炙手可热的黄庭坚行楷书作品《砥柱铭》,创下有史以来书法作品拍卖最高价4.1亿元,而作为首屈一指的黄庭坚作品鉴定专家,黄君先生对该作品的鉴定过程和中国书画鉴定知识的讲述,成为本次讲座的又一亮点。
邻近讲座结束时,应听众要求会场再次响起宗老先生富有磁性的男中音。论坛在他婉约深沉的柳永词《雨霖铃》的吟唱中顺利地划上了句号。(文/彭帆江 图/董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