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共青校区建设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更新时间:2010-09-20

   9月20日上午,我校共青校区建设签约仪式在瑶湖校区方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与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夏兴分别代表江西师范大学和共青城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标志着我校发展又将掀开历史新篇章。根据协议,我校将于今年10月份前完成共青校区建设项目的一期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10月20日前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9月份开始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我校共青校区开工前,共青城开放开发区确保“六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气和通网络,并负责划拨地块内的房屋拆迁、居民安置、青苗、林地补偿等事宜。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刚,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叶磊,省发改委副主任熊毅,省国土厅副巡视员侯克常,省教育厅副厅长程样国,团省委副书记、支持共青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郭美荐,九江市委副书记张学军,九江市委常委、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党委书记李晓刚,九江市政府副市长吴锦萍等出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小平主持仪式。省政府办公厅、建设厅及共青城开放开发区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我校副校长聂剑、徐耀耀、赵明、廖维林、张艳国、黄加文,校长助理熊大冶、汤赛南和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仪式。新华社江西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江西日报、江西卫视、香港商报等16家媒体应邀参加。
   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校以此为契机,在去年下半年提出了在共青城选址建设共青校区的设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共青城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以超常规的速度、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效率,在一周内达成选址意向,在两个月办好土地证,各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江西师大与共青城合作共赢的良好开端。这不仅是我校办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江西省高校探索服务地方发展的新尝试和新机遇,它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智力支持。这也标志着本省高校以实际行动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将会推动江西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签约仪式上,傅修延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省委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九江市、共青城管委会表示诚挚的谢意。他指出,在鄱阳湖畔的璀璨明珠、鄱阳湖最美的圣地共青城办学,是师大几代人的梦想。今天,乘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东风,我们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如果说青山湖校区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代表着师大的昨天;瑶湖校区是目前学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代表着师大的今天;那么,共青校区则承载了师大新的希望,代表着师大的未来。傅修延表示,师大和共青的合作,是开拓和创新的协奏,是激情和梦想的组合,这预示着未来的共青校区,必将是充满希望和魅力的校园,充满青春和朝气的校园,充满智慧和创造的校园。我们相信只要有省委省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领导和重视,只要有九江、共青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我们就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在共青校区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李晓刚代表九江市委及共青城对与我校进行的此次成功合作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师大共青校区“生态、青春、国际、人本”的建设理念非常契合共青城城市规划的发展定位,必将为“把共青城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亮点和展示区”提供新的强大动力。他表示,我们将把师大共青校区建设列入重大项目的绿色通道,在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相关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与师大密切协作,共创师大和共青城灿烂辉煌的美好未来。
   据了解,我校共青校区坐落在有着“鄱阳湖畔的明珠、京九线上的名城”之称的共青城,为主城区规划的中心地带,北靠庐山,东临鄱阳湖,西南接昌九城际铁路和京九高速公路,东距耀邦陵园约10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共青校区占地面积达1038亩,其中水面大约380亩。整个校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植被丰富、森木繁多,有着非常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学校将按照“生态、青春、国际、人本”的建设理念,把该校区建设成为年轻人的创业舞台、学校教学科研的创新平台,建成师大人学习工作的乐园、生活休闲的家园、度假旅游的后花园,让她成为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和学科发展的增长极,学校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对接点,以及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节点。(文/胡 弢 图/董江洪 黄志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