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暑期的青山湖校区不像往年那样宁静,校园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利用暑假便于展开施工的时机,根据学校的安排,青山湖校区迎校庆各项整修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门球场、银干楼、校友楼、青蓝湖、显微湖、大礼堂、校医院、东门、北部文化墙、红场周边以及部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有的进行建设,有的进行改造,有的进行整修,有的进行美化,有的则还历史旧貌。
据了解,青山湖校区迎校庆各项整修工程将坚持"能不动的就不动,能节约的就节约"的原则,以"给师生以信心,给校友以美感,给社会以好感"为目标,确保在暑期按时按质全面竣工,让青山湖校区以崭新面貌迎接校庆70周年到来。
【背景链接】
今年3月初,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专家查组实地勘察,认定我校青山湖校区红楼等处是一批建于1935年的历史建筑群。后经一批文物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建议我校立即申报文物保护,并恢复部分建筑风格和历史旧貌。
我校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区域社会研究资料中心梁洪生主任,多年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评审等专家组工作,参与江西省的历史文化名镇(村)考察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他肯定地指出我校这项申报工作比较规范,对这份近代建筑遗产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不断深化和丰富起来的。最初是由省、市、区三级文物普查检查组专家走访和建议,随之学校组织了省级专家组现场勘察和研讨。又在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近代建筑价值的校园建筑中,精选出以"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指挥塔(即后来改建并易名的"红楼")、棚厂(后来的大礼堂)等旧址为主体的一个建筑组群筹备申报。为此,学校批准文旅学院和城建学院组成专门的课题组,花费数月时间,收集了一批前所未知的档案和报刊资料,不仅基本搞清楚了这个建筑组群在江西乃至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也为申报工作奠定基础。现在申报文本编制基本完成,并且得到省文物普查管理部门的肯定。当前应抓紧让基本保存完好且最具历史价值的历史建筑"露真身,见原形",与申报基本要求不改变历史建筑外形的相吻合。
梁洪生教授介绍说,当前无论城市和乡村,文物保护和申报意识都明显增强,每次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都有好几百个,专家组评审也是越来越严格和规范,从文本到实物均要求准确实在。因此,并不是说凡是申报者就必定通过,但如果连历史建筑物本身的形貌都看不出来,具有的价值就无法体现,这种申报就不科学,不规范,恐怕也难以通过。现在这种集中让一栋主体建筑"露真身"的做法,花钱少,又可以突出主题,再现历史风貌,增强视觉冲击,带动整体效果,相信可以为力争申报成功加分。
我校高度重视并多次研究,决定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并把红楼等处恢复旧貌事项列入校庆整修范围,修旧如旧,光大传统,还原历史面貌来隆重纪念我校创建70周年。按照申报要求,我校申请文物保护建筑群的历史名称为"原中央南昌飞机修造厂旧址"。目前正在进行拆除红楼常年脱落的外墙,恢复其上世纪30年代灰旧的建筑风貌,包括复原圆窗和楼顶钟体等。接着将对大礼堂外墙、老美术楼的外墙也刷成同样灰旧色,整修红场地面和周边环境,整体恢复一个原"中央南昌飞机修造厂"的历史旧貌。(文/图 翦 彰 后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