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特色 提升农村文化 <br> 美术学院安义古村社会实践重实效

更新时间:2007-07-24

  7月12日―19日,美术学院师生一行12人在安义县石鼻镇古村群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艺术文化建设模式探索”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旨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农民的艺术文化素质,并赋予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新的内涵。活动期间,美术学院院长万国华亲临现场指导,并与古村管委会达成了在古村建立课题研究基地的协议。
      本次实践活动首开了美术专业院校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艺术文化建设的先河,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省委宣传部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江西日报》进行跟踪采访并于7月24日在该报做了报
      社会实践队师生们兵分两路,一路由程国亮老师带队,在古村群之一的京台村古祠堂内办起了版画培训班,义务指导村里的妇女、老人及儿童学习版画制作;另一路由周宇峰老师带队,在罗田村的小学内开设起了少儿美术培训班,义务给村里的留守儿童上课,并赠送孩子们绘画用品。
      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当地政府、尤其是古村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古村村民的热情欢迎,吸引了一大批村民和少年儿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版画培训班由起初的1人发展到10余人,学员年龄最小的8岁,最长者年过60;少儿美术学习班也由初定的20人扩大到近50人,不得不分班教学。师生们不畏酷暑、踏实服务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村民,许多村民自发地送来茶水、西瓜为师生们降温防暑,表达由衷地感谢。
      实践活动结束的前一天,师生们还在罗田村别开生面地举办了活动期间辅导村民和孩子们创作的版画、儿童画作品展览,展出作品200余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也为美术学院的省十一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艺术文化建设模式探索》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实践期间,该课题项目负责人、美术学院院长万国华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并与古村管委会达成了在古村建立课题研究基地的协议。万国华要求课题组研究成员要将课题研究进一步做细、做深,让美术创作活动在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深入发掘出农民的艺术创造力,并利用古村的旅游资源优势,将农民的艺术创作推向市场,以提高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从而为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思路。(美术学院供稿)



 <td height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