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电台记者到我校采访地理学者<BR> 畅谈江西地理工作与联合国的关系等问题

更新时间:2004-09-23

  9月23日上午,在我校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内,地理与环境学院的学者们与正在中国采访的联合国电台记者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郑林教授,倪才英副教授、贾玉连副教授、齐述华博士、鄱阳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赖格英教授等地理学者先后发言,围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江西地理工作与联合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一共有八个,其中一个目标是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包括要把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郑林教授介绍了我校在保护鄱阳湖水质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他说:"鄱阳湖本身就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目前最大的通江湖泊。作为国际重要的湿地,也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鱼类产卵场地。 特别是鄱阳湖的水质非常好,平均水质是二类水质。 我们的一些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到水质的问题。此外,我们做过鄱阳湖对长江调蓄功能的研究、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等" 。
  保护环境,首先要防止污染。从事环境污染的修复与治理教学和研究的倪才英副教授介绍说,联合国和她的日常工作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举行的一些重大的会议,包括一些会议的议题,主要关注什么问题。因为在教学里面,有时候要把这样的信息,通过教学和宣传,让学生了解国际上对环境的一些政策和措施。
  千年发展目标的另一目标是把挨饿的人口减少一半。减少饥饿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增加农业生产。刚从南京大学博士后毕业分配到我校工作的贾玉连副教授说,他在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农业问题时,就多次得益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信息资源。
  座谈会上,学者们一致表示,他们对于联合国提出的发展目标是相当认同的。但在获取联合国资讯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望能有好的途径更加容易获得联合国所提供的相关信息。
  (有关采访的详细内容请查徇联合国电台网址:http://www.un.org/chinese/av/radio/archive/latenews0924.ht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