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2025科技创新暨成果对接会

更新时间:2025-05-21

科技大潮奔涌向前,创新合作蓄势待发。520日下午,由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指导,我校主办,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协办的2025科技创新暨成果对接会在瑶湖校区音乐艺术广场报告厅举行。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勇,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席宏,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费红琳,红珊瑚药业集团总裁王高华,校领导朱小理、陈芬儿、汪洋、舒平贵、周利生、刘利民、董圣鸿,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以及来自全国85家企业的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朱小理主持会议。

 


校长陈芬儿院士讲话。他对社会各界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总结了学校2024年以来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效。他说,学校正处于全力推进“科研提质”工程,朝着“双一流”目标奋勇冲击的关键时期,举办2025科技创新暨成果对接会,是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陈芬儿介绍,我校国家级项目成果丰硕、基础研究亮点纷呈2024年学校共有87项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创历史新高。成功获批“培南类药物全连续流微纳不对称工业合成”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立项财政总经费达2000万。2024年我校教师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数量持续增长,质量大幅提升。全年发表SCI一区论文170篇,为历年最高。

 


陈芬儿指出,学校服务地方成效显著,积极对接我省“1269行动计划,2024年,全校签订技术合同近400项,较2023年增长超50%,到账超1亿元,接近翻番。学校加强有组织科研,紧密聚焦我省战略需求,瞄准石化化工、医药、电子信息、食品、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需求和应用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中,“智能微纳连续流制造关键技术”团队成功突破多步连续与微纳装备制造等“卡脖子”关键技术,推动医药产业从管式工厂到手掌移动工厂的划时代变革,引领我省乃至全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到账总经费2600万元,创学校历史新高。

陈芬儿强调,学校将以此次会议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开创学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不断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勇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充分肯定我校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校科研经费、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核心指标连创新高等成绩,并就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提出要求:要聚焦“国之大者”与“省之要者”,展现高校担当;要坚持“学科筑峰”与“协同创新”并重,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坚持“改革赋能”与“生态优化”并进,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席宏代表省科技厅,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期望参会企业主动对接高校院所,加入创新合伙人行列,共同打造科技成果研发中试产业化闭环。他希望江西师范大学加强科研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强化科技成果供给上实现更大作为;主动融入全省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激发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力上创造更多亮点。

 


王高华期待与学校合作建立探索医药健康产业的新模式。通过联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端人才,加速其技术产业化的落地。加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助力江西师范大学的产学研成果转化,同时为红珊瑚药业注入创新动能,实现校企发展的双向奔赴。

会上举行了校企成果转化、横向项目现场签约仪式。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利民代表学校与红珊瑚药业集团总裁王高华签订合作协议。我校科技项目负责人王曼莹、方朝阳、王凤娥代表学校分别与江西阿尔法高科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志毅、江西子午普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监唐文林、江西盛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方纪签订合作协议。

 

 

会议聚焦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开展科技成果专场路演对接、江西师大科技服务进园入企专项行动等系列活动。学校各项目负责人展示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湿地生态智慧监测平台、AI语言应用软件等最新研发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本网记者:钟雪艳 赖江华

大通社记者:刘卓妮

一审一校:钟雪艳

二审二校:曹琪

三审三校:刘小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