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学校章程
      • 序言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历任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院长、革委会主任)
      • 历任党委书记(含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党政机构
      • 教学机构
      • 业务机构
      • 附属机构
      • 科研机构
    • 办公电话
      • 党政管理部门
      • 学院部门
      • 业务部门
      • 附属单位
      • 科研机构
  • 机构设置
    • 党政机构
    • 教学机构
    • 业务机构
    • 附属机构
    • 科研机构
      • 一、独立实体科研机构
      • 二、非独立省部级实体科研机构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国际学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网络教育(慕课)
  • 科学研究
    • 科技工作
    • 社科工作
    • 成果转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毕业生就业
  • 人才招聘
  • 合作交流
  • 走进师大
    • 实用信息
    • 校园参观
    • 校园生活
      • 学生活动
      • 职工之家
EN
  • 学生
  • 教职工
  • 校友
  • 访客

师大资讯

  • 时政要闻
  • 师大新闻
  • 校园动态
  • 媒体师大
  • 通知公告
  • 学术师大
  • 师德建设
首页  师大资讯  学术师大
  •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调“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完...
    2025-01-10
  • 加快形成和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作者:黄加文《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31日06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时代新征程,...
    2025-01-06
  • 让革命文物更好融入“大思政课”建设
    郭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革命文物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将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对于提升育人效果,引导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革命文物数字化赋能...
    2025-01-03
  • 守正创新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曾建平艾志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素质理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必由之路,也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2024-12-30
  • 优化文化供给机制的四个着力点
    汪春翔刘琦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我省今年召开的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提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打造一批彰显江西特色、展现江西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
    2024-12-29
  • 以“大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周子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次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办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应持续推进...
    2024-12-27
  • 历史研究的六把钥匙
    方志远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读研究生时,常听先师欧阳琛先生说“四把钥匙”,后向谷霁光先生问学,他也时时言及“四把钥匙”。大概也就是那段时间,我见到四把钥匙的文字版:“大事年表”“历史地理”“职官年表”“史部目录”。后来网络发达、信息流畅,知道邓广铭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四把钥匙”。近日读到苗润博《“四把钥匙”与治史格局》,知道了更多细节:邓广铭先生1956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课堂上讲述了“...
    2024-12-19
  • 从三个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者:宁洁(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既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又吸收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实践属性和人民情怀。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特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
    2024-12-17
  • “送法下乡”与明清杂字中的法律知识
    作者:温海波 明清时期法律知识的“下乡”,不仅是法律史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理解古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关键。对此议题的探讨可以追溯到费孝通、瞿同祖、林耀华等前辈学者对传统中国社会特性的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逐渐将视角转向基层,诸多学者不仅关注官方或儒家精英关于法律知识的“表达”,还深入探讨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笔者认为,梳理近年学术界对明清“送法下乡”问题的讨论脉络,在读写能力的多...
    2024-12-13
  • 社会企业为基层治理注入持续动力
    作者:冯小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的“三社联动”和“多元共治”成为基层治理的基本机制和主要理念。为夯实国家治理根基,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意见》指出,“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这意味着基层治理社会力量的参与...
    2024-12-12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5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1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滚动搜索

科研机构

院系专业

机关部处

附属中学

瑶湖校区

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

邮政编码:330022

电话:88120000

青山湖校区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

邮政编码:330027

版权所有 © 2025 江西师范大学 ICP备案编号:B2-2005016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