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援鄂前线,师大人在行动

积极防疫的 江西师范大学
2020年02月29日 11:07
图片
     

1月27日,我校心理学院一年级博士生邓媛媛作为江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在援鄂期间,邓媛媛以专业的心理治疗知识为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战胜疫情时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就在昨日,小编终于联系到了在前线争分夺秒的邓博士,邓博士很热情的为我们分享了第一次临床为患者做心理辅导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今天是援鄂的第33天。
前两天我接到了徐立新主任的电话,说是发热十一病区有一位从ICU转来的患者情绪很不稳定,拒绝治疗,希望我给他做做心理疏导。我想这位病人是我们在ICU一起奋战的战友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才使他转危为安的,好不容易才从ICU转入普通病区,可不能因为情绪问题影响治疗。后来得知这名患者是因为听说家人原本打算等他从ICU出来后来探望他的,没想到家人也被隔离了不能来,他一时无法接受,这才闹起了情绪。在我们医生护士的耐心解释和劝导下,患者情绪有所好转,已经能配合治疗了。但我还是打算趁休息的时间去看看他。后来又陆续接到了2名患者的心理疏导需求,趁着休息,今天一早我就跟随值班医生进入隔离病区开展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工作。
图片
一个月来,我工作和服务的对象都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一般也都在清洁区;这一次要跟患者在隔离病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这可算是真正进入一线工作了。在外科通道穿戴防护装备,相比于一个月前第一晚病区开科时候的紧张慌乱,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有条不紊,胸有成竹了。院感同仁徐晶宜主任在我的防护服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和我想对患者说的话:“把你的烦恼告诉我!”以前都是把队友一个个目送进污染区,今天换作我是被目送的那一个,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觉,我像一名战士一样跨过了污染区的那道门。
图片
来到九楼的十一病区,我先里里外外地仔细观察了一下整个病区。和一个月前相比,这里干净整洁了很多,我们的医务人员都在有序地开展工作:医生在查房,护士在打针,还有保洁阿姨在扫地。除了大家都穿着只能看到眼睛的防护服,其他都与我们平时的病房没什么不同。
跟随毛志发主任来到5床爹爹(湖北话,老爷爷的意思)的床前,来之前了解到,这位爹爹对护士的依赖性很强,吃饭都要喂,有时还会很多的抱怨,昨天还摔倒了。毛主任先做了早上的查房,发现毛主任查房查的很仔细,对患者的态度也很和蔼,还帮助护士把爹爹的体位重新调整了下, 让他躺得更舒服。我们的医生护士对患者都是像亲人般地照顾,难怪很多患者都对我们医疗队的评价那么高。在毛主任查房时,我发现爹爹的手非常紧张,僵直地悬在那。于是我就站到他床旁,抓起他的手放进被子里,隔着两层手套我都能感觉到他的手是冰冷的。我发现他的肩膀也是僵硬的,于是我就开始给他按摩,边按摩边跟他聊。他开始老说自己脑子是迷糊的,但通过跟他的聊天,我发现他的思路是很清楚的,聊天什么的都很有条理,而且讲到自己的爱人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儿子也很孝顺,还有孙女儿也很乖巧,家里是个有10个兄弟的大家庭,家庭生活很幸福,只是说到自己的老母亲和小孙女儿的时候流下了眼泪。中途,我问他说了这么多,需不需要休息,他说,不需要,又接着跟我聊了很多。我想这位爹爹之前说脑子迷糊可能是想引起我们医护人员的关注,结合之前他对护士的依赖来看,我觉得是之前他在家被爱人照顾得太好,依赖性比较强。总体他内心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主要还是长期躺在床上,身体也比较虚弱,需要更多的关爱。我跟他聊了40多分钟,他聊得很开心,也向我表示感谢,最后临走的时候我就给他布置任务:您要自己吃饭,不是我们护士不愿意喂您,是为了您好。自己吃,多吃些,就好得快。您要是听话,自己吃,我以后就多来看看您。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接下来我又去看了10床,是位81岁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和前面的爹爹截然不同,身体情况不错,可以下床走路,说话声音清晰,但是心理状态不佳,有严重的失眠,非常的焦虑。而且与前面爹爹的聊天式对话不同的是,在我跟这位奶奶交谈的40分钟里,前面30多分钟,基本上都是她在说,我只是认真地倾听。听她说自己住院一个多月了,只睡到5个晚上,睡眠特别不好;对于死亡很恐惧,就连遗书都写好了,病情稍微有变坏就焦虑的不行;自己一辈子经历了多少的磨难,老公酗酒不管家,都是自己把孩子抚养长大成才,孙辈的教育也都是她在管;自己多么要强,多么优秀的一个人,到了晚年得了一场这样的病,别人会怎么看她~~~估计要让她接着说下去,她能说上几天几夜。最后几分钟我就对她说:奶奶,看您说了这么多,我给您总结下哈,您看我说得对不对。第一呢,您这个睡眠呢,是您的一个大问题,这个我会建议医生给您开点有助睡眠和减轻焦虑的药,我们先把这个睡眠搞好;第二呢,我觉得您对这个病啊,态度有些悲观,您来这都一个多月了,看您现在一天比一天好,身体也好得很,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病人都出院了,您积极配合也能出院;第三呢,您原来一直是个大忙人,有很多的事情让您忙个不停,现在一生病,没有事情可忙了,一下失去了目标,就容易陷入焦虑;还有您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您的表现很优秀和出色,但您对自己的关注更多的是负面的,我希望下次您再往这些不好的地方想的时候,立马打住,去想想那些让您开心的事情;最后就是生病不是您的问题,您觉得别人会怎么看您,其实是您自己内心的想法,您可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您会有这样的想法?奶奶认真地听我给她总结,连连点头,还用笔把我的话记在本子上。最后,我也给她留了任务:您照我说的几条去调整一下心态,等我下次来的时候,有问题,我们再探讨。奶奶很认真地答应了,还问了我的名字,记在了本子上。
最后去看了18床,也就是那位从ICU转出来的患者,医生护士都反映患者现在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了。我就简单地跟他说了说,能从ICU出来是多么的幸运,家人不能来看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着急见家人,更要好好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回家。他也跟我说会配合治疗,但感觉他的情绪比较低落,后期还是要多关注他的情绪变化。
给患者做完心理疏导,到护士站的时候,队友们也差不多都忙完了,就和大家一起坐着聊聊天,发现我们“妹妹”的防护服上画了一个超可爱的小老鼠,原来是我们吁慧娜护士长画的,就请她也在我的防护服上留下了画作。
图片
离开隔离病区已经十一点多了,在离开污染区的时候,又回到了院感医生的角色,查看了一下我们外科通道的流程。相比于一个月前刚来的时候,做了很大的改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我们医务人员在脱防护装备的过程中的风险,这都是国家组院感专家张浩军主任和五院院感科同仁以及我们江西医疗队院感组专家共同合作改进的结果。

同时,我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开发了一款医疗人员心理健康自测程序,希望能在心理上更好的给予帮助;并办了“医卫之家”公众号,用来记录发生在医疗队的抗疫故事。
图片
今天全部由我们江西医疗队接管的发热十一病区有6名患者出院,在院病人已经降至20人,今天全院有13名患者出院,而且每天都陆续有病人在治愈出院,我们离回家又进了一步!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时间轴   | 想见你 | 师大人志愿抗“疫 ” | 春来,疫走 | 师大教师文章刊登人民网 | 战疫征稿 
 大事件   | 副总理来了 | 省长来了 | 师大开学 | 79周年校庆 | 军训汇演
 日食记   | 美食江湖 | 深夜食堂 | 师大小吃 | 师大甜品 | 师大早餐 | 师大午餐 师大正餐
 人物志   | 姚名达 | 胡银泉 | 孟范昆 | 李福言 | 肖玉玲 |“熊猫血”女孩
 风物集   | 毕业季 | 航拍 | 紫藤花 | 雪映师大 | 一叶知秋 | 花开满园

大通社-新媒体中心

本版编辑 | 梁柏婧

图文 | 邓媛媛

值班编辑 | 梁柏婧

责任编辑 | 刘思源


图片
“在看”为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西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