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文旅厅指导、江西画院和江西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素履笃行——刘文辉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将于9月16日在江西省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作为“赣青百美:江西青年美术作品双年展”优秀奖作者个案研究展之一,共展出刘文辉近年来创作的国画、漆画、速写等精品100多件。展期至9月24日。
刘文辉,系中国美协会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漆画教研室主任。本次展出的作品,其中包括11件他在全国性美展中的获奖作品。
他的作品在造型、色彩上体现出准确、厚重、单纯、静穆的特点,加上不断融入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从而形成温和质朴、沉稳雅丽的艺术风格。
多年来,刘文辉不断在现实题材中挖掘新的图式和语言,创作出了一大批值得关注的作品。中国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陈明认为,刘文辉的作品在绘画语言上、造型上、图式上均有其特色。
从绘画语言上看,他笔下的人物多为写实性,但又善于夸张或变形,使得人物形态更具有表现力,也更贴近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夜色》中精神抖擞的小商贩、《心窝窝》中酣睡的女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并非刻板的写实性描绘,而是画家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受和体验。这些人物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他善于用线造型。其线条刚柔相济,用笔松动而富于变化,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在造型完成之后,略施渲染,不加重彩。因此,他的工笔画作品往往给人一种温雅的色调,使人一种文人画的雅趣。
在图式上,他的作品体现出多样的面貌,从满构图到大面积留白,从平面构成到各种视角的转换等。例如《早晨的清香》中,画家以鸟瞰的视角表现早晨的集市,遮阳棚下的人群摩肩接踵,或蹲或立,神态各异。细腻描绘的瓜果蔬菜、密集的人群与疏朗线条勾勒的遮阳棚在画面上形成对比,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疏密关系。图式的丰富变化,不仅反映出画家善于利用图像资源,同时也体现出其在表现手法上的探索精神。
他的漆画作品,则呈现出另一种调性:浓厚、艳丽,具有装饰性。在保留大漆华丽特性的同时,融入西画的厚重与深邃,尤其是黑色的运用,不但给予画面深沉的空间感,同时也使其作品笼罩上一层静穆感。例如,《仲夏》中的红色与金色,在黑色的对比下显得沉着而稳定;《心窝窝》中的灰黄色调绘就的母子形象,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溪水边》中孩童和岩石的金色与背景的黑色形成视觉上的大反差,给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坚持将视角投注在自己熟悉的场景和生活中,是刘文辉与众不同的艺术选择。在细腻而充满情趣的描绘中,他将个人的体验和情感注入到画面中,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将这些个体追求转化为艺术自觉。这种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艺术语言的自觉过程,恰似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当代演绎。(图片为展览部分作品)
国画《晨》
国画《金色的早晨》
国画《忙碌的日子》
国画《末班车》
国画《清晨的阳光》
国画《晚风》
国画《晚妆》
国画《夏至》
国画《心窝窝》
木板大漆《春晓》
木板大漆《星期天》
线描《写生》(长卷局部)
链接地址:https://share.jxgdw.com/share/media/18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