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航程达到上限
飞行员在缺氧状态下飞行
……
1938年
中苏飞行员在重重困难下
展开了一场极限作战
千里奇袭轰炸日军机场
他们投下了280枚炸弹
抗日战争期间
苏联援华航空队
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
1938年2月23日
40架苏联斯勃轰炸机分成两队
从南昌和汉口起飞
千里奔袭
轰炸日军在台北的松山机场
从武汉到台北
单向航程接近1000公里
已经达到了苏联轰炸机的航程上限
为最大程度节省燃油
飞行高度必须保持在
4100米到5500米
由于当时的飞机没有装备氧气面罩
飞行员必须在缺氧状态下飞行
这次作战
由轰炸机大队大队长波雷宁
带领中苏飞行员执行
他在回忆录中
记下了那惊险的时刻
“我们到达了5500米的高度
很快,我们就开始心跳加速
头晕目眩、昏昏欲睡
这是缺氧的最初迹象
现在
你只能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
来克服这一切”
在台湾上空
他们投下了280枚炸弹
炸毁了数十架日机
也毁掉了可供日军50多架飞机
使用三年的燃料库
向世界展示了
中国抵抗侵略者的
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
驾驶战机撞向日本飞机
中苏飞行员作出同样的选择
俄罗斯西部城市斯摩棱斯克
古边科街默默延伸
铭记着飞行员古边科的英名
中国武汉,陈怀民路
相隔万里的一街一路
因两名曾战斗在武汉上空的年轻人
而奏响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协奏曲
1938年4月29日
中苏空军与来犯的日机
展开激烈交锋
中国飞行员陈怀民
被5架敌机围攻无法脱身
他果断驾驶战机,撞向日机
与敌人同归于尽
壮烈殉国
年仅22岁
一个月后
日本战机侵犯武汉上空
中苏空军飞行员驾机紧急升空
苏联援华航空队飞行员古边科
驾驶着伊-16战机
很快就击落了一架敌机
战斗接近尾声时
古边科的子弹打光了
他又发现了一架掉队的日军战机
这架敌机调转方向企图逃跑
古边科没有丝毫犹豫
猛压机头撞了上去
古边科的后人说:
“在中国的上空
战士安东·古边科
以螺旋桨为剑,击落敌机
自第一架伊-16诞生以来
从未有过这样叹为观止的战斗”
击落敌机后
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丈夫牺牲在哪?为何而献身?
直到101岁她才等到答案
武汉解放公园
静静矗立的烈士纪念碑上
镌刻着在武汉空战中牺牲的
29位苏联飞行员的名字
其中
菲利普·杰尼索维奇·古里耶
这个名字的背后
有一段跨越70余年的寻亲路
1938年8月12日
古里耶所在的轰炸机大队
5架轰炸机受命从汉口起飞
轰炸九江至湖口一带
长江上的日舰
此时
长江已成为日军输送兵力和物资的
重要水上通道
这次轰炸行动
共炸沉日舰6艘、炸伤3艘
然而,返航途中
他们却遭遇了20余架日机拦截
4架苏联轰炸机被击落
15名机组成员中有9人牺牲
这是苏联援华航空队
单次空战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古里耶
就在其中一架坠落的飞机里
古里耶牺牲后
他的妻子安娜接到
苏联国防部发来的阵亡通知书
告知她
古里耶“因执行特定任务而牺牲”
留给安娜和家人的
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古里耶究竟牺牲在了哪里
他为何而献身?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
安娜一直将古里耶的照片
贴在卧室床头
每天清晨醒来
第一眼就能看到他
……
直到2013年
已经101岁的安娜
终于从一群中国朋友那里
知道了古里耶的确切消息
然而
正当安娜筹备着去武汉的行程时
她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深的渴望
化作最令人心碎的遗憾
抗战期间
200多名苏联援华航空队飞行员
将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
年轻的苏联雄鹰
用热血和生命捍卫正义与和平
在中国的天空飞出壮丽航迹
英雄不朽,正气长存
锁定CCTV-7国防军事频道
看《鹰击长空》
链接地址:一场史无前例的极限作战!中苏空军千里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