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不“空档”】科技成果转化“不停歇”

更新时间:2025-08-28

这个暑假,在学校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相关部门办公室里,是一番与夏日气温同样火热的繁忙景象。学校紧抓科技兴赣的战略机遇,主动打破传统假期模式,开启科技成果转化不停歇专项工作,推动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师大动能

顶层设计领航,按下转化加速键

学校高度重视暑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其视为服务江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假前,学校召开工作部署会,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大学科技园、各理工科学院协同联动的“暑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班”,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挖掘一批、对接一批、签约一批”的阶段性目标。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化身“金牌服务员”,全程为科研团队提供政策咨询、法律顾问、企业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确保“假期随时办事、有事随时找到人”,按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键”。

一线攻坚“聚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化学与材料学院,院士校长领衔的全连续流制造科研团队与红珊瑚药业集团、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诚志股份有限公司和济民可信集团等多家省内外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合作。陈芬儿院士团队研发的“智能微纳连续制造”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多个项目已达成成果转化意向。



在生命科学学院,惠农科创科研团队深入樟树中药材枳壳种植基地,实地调查枳壳套种蕌头生态种植技术效益,该套种技术提高了土利利用率,帮助种植户增收,受到种植户高度认可。

 


在化学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催化新材料科研团队与萍乡安源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在吸附材料与脱氯剂连续化生产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基础研究—工艺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完整技术链条。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脱氯剂的自动化制备工艺,攻克了行业技术瓶颈,目前已顺利完成中试研究。

校企对接“搭桥”,构建融合“生态圈”

暑假期间,校企交流的频次和深度不减反增,学校充分利用企业暑期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主动“请进来、走出去”,组织了一系列小而精、准而实的对接活动。“企业家师大行”活动邀请来自省内外50余位企业家走进实验室,直观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专家教授企业行活动组织多个专家小组,奔赴武汉、吉安、金溪等地,深入生产一线把脉问诊。此外,线上云对接活动定期更新发布学校最新专利和技术成果库,确保校企联系不断线

据初步统计,暑假期间,学校新增科技成果技术许可、专利转让8项,合同金额1.0522亿元;新增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26项,合同金额1503.52万元;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供稿:成果转化与奖励中心

一审一校:钟雪艳

二审二校:曹琪

三审三校:王一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