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社科网】江西青马宣讲团江西师范大学团队深入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更新时间:2025-07-17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服务群众需求,江西青马宣讲团江西师范大学团队,于7月1日至7日深入萍乡市安源区基层一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红色教育、民生服务、乡村调研等多元形式,让理论宣讲融入基层肌理、贴近群众心声。

安源红色故地忆初心赓续工运精神血脉

     7月上旬,宣讲团首站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联合当地师生代表开展“工运薪火映初心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实践活动。

     在胜利广场,宣讲团成员与现场师生齐诵《青春中国》,激昂的声线中饱含对革命历史的敬畏;展馆内,矿井工人雕塑、老式铁锹、油灯等实物与早期党团建设史料相映,成员们结合史料细节,生动讲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团结奋斗、敢为人先”的革命故事。党员成员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展区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与早期党员志愿书形成跨越世纪的精神共鸣。随后,团队赴安源工人俱乐部旧址、工农兵政府旧址延伸学习,系统梳理工人阶级从奋起抗争到参与政权建设的历史脉络。

     活动中,宣讲团还针对红色文化传播开展调研,发现部分场馆存在展示形式单一、数字化滞后等问题。成员们结合青年特点提出“创新传播载体、拓展传播范围”的建议,通过现场互动讨论,引导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与理论宣讲深度融合,让工运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的时代活力,是推动革命文化大众化传播的生动实践。

助残服务一线传温情践行民生为本理念

     7月中旬,宣讲团走进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开展“传递关怀暖民心理论宣讲润基层”实践活动,将党的民生政策与人文关怀送到特殊群体身边。

     活动以音乐互动拉开序幕,宣讲团成员与残障朋友手拉手共唱红色歌曲,红旗映照下,温暖与力量在彼此心间传递。手工创作环节中,成员们分组指导残障人士用黏土制作手工作品,耐心鼓励他们通过双手创造价值——这既是对“尊重与包容”理念的践行,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期间,宣讲团成员与服务中心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幸福食堂”可持续运营模式及“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造福一方人”的服务理念。成员们结合政策理论,向在场群众讲解国家助残扶弱政策的核心要义,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的关怀。现场互动频繁,掌声不断,实现了“政策宣讲有温度、民生服务有力度”的良好效果。

华源村里问需谋振兴共绘乡村发展新篇

     7月下旬,宣讲团奔赴彭高镇华源村,聚焦“红色名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主题,开展理论宣讲与调研实践活动。

     华源村作为革命先烈邓贞谦的故乡,红色底蕴深厚。宣讲团先实地调研邓贞谦烈士纪念馆及周边红色遗迹,与村干部、村民座谈,详细了解“红色名村”建设成效:泥泞村道变水泥路、改水改厕焕新村貌、纪念馆环境提质升级……村民们细数变化,更期待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成员们结合乡村振兴理论,向村民宣讲“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路径,建议通过“红色研学+农特产品销售”拓宽增收渠道,引发强烈共鸣。

     夜幕降临,宣讲团为村民送上清凉瓜果,举办“红色故事进乡村”文艺演出。《孤勇者》唱出青年担当,《革命先烈邓贞谦》锣鼓声中,孩子们追问先烈故事;《灯火里的中国》舞姿里饱含家国情怀,最终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国旗挥舞间,红色基因与振兴希望在夜色中交融。此次活动让乡村振兴理论“从书本到田间”,推动政策宣讲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链接地址:http://www.jxskw.gov.cn/system/2025/07/17/020934425.shtml 

返回页首